查看原文
其他

想巧用微课提升教学效果?这些细节千万别忽视!(本期问题:如何让批改作业事半功倍?)

广东教育杂志社 广东教育传媒 2021-06-29




每周一问


你在平时的教学中,会用到微课吗?对微课的研究和实际运用既有助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,又有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,还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。那么,想要在教学中利用微课资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、提高教学效果,得注意哪些细节?来看看上期每周一问老师们的精彩回答!




从学生的角度出发

@韦颖:对于教师而言,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,而非教师的角度去制作微课。以我设计的一节《孔乙己》环境描写的微课为例,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:读一读、找一找、品一品、写一写。从这四个方面以点带面地进行教学。我坚持“先读、再教、再读”的原则,首先安排了一次快速阅读,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,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。然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描写的知识,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个铺垫。之后,我便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《孔乙己》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,并做上标记,全班讨论、交流。这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,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。条理清楚,脉络清晰,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。


@林毅名:在学习中,学生才是主体。所以在制作微课程之前,先要去了解学生的需求。了解学生对课堂上哪些部分感兴趣,以及对哪些部分还有疑惑,需要进一步地学习。根据学生需要,制作相应的微课程,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。



巧用微课,突破教学重难点

@梅州市梅江区乐育中学李念东:我是物理老师,主要借助微课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。物理知识点是前后联系的,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扎实,可能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。因此,我将各个知识点、实验、专题讲解等录制大概10分钟的视频,帮助学生自学,将各个难点重点一一攻破。以《串联与并联》为例,该章节的重点是熟悉掌握电阻串联与并联规律,难点是如何区分它们。我让学生观看关于串联与并联的相关实验视频,若有学生不明白,就让学生反复多看几遍,从而让学生快速掌握串联与并联的等效规律,了解电路图等。随后,再利用微课重点讲解如何清楚地区分串联与并联;同时我还让学生动手画串联与并联的电路图,反复练习,充分掌握。


@汪家宏:利用微课,可以及时挖掘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,找出学生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、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,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,及时在学生“愤”“悱”之时加以启发。比如,在《散步》一文的教学中,课文中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,有何作用,是学生常常存在疑问的地方。利用微课,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:“这时,我们就在阳光下,向着那菜花、桑树和鱼塘走去。”然后配上色彩对比鲜明的初春背景图,在学生积思求解之时,及时展示微课,通过背景的对比,结合课文内容的分析,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,这样也改变了以教师分析为主,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,使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,及时得到启发,学得兴趣盎然。



课后复习,微课来帮忙

@李英丽:我会利用微课进行复习,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。基于历史学科知识多面复杂的特点,记忆是件很基础很重要的事情,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,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,理解性地记忆,形成一棵彼此关联的知识大树,使复习变得不那么单调枯燥,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感。


@天山初级中学周翌:我是英语教师,我认为,课后巩固拓展环节中,教师在设计和应用微课时,要结合实际情况,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,拓展课堂教学的话题,或者延伸到真实的实际生活中,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语言、使用语言。微课的合理应用更为听说课堂的产出环节更是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比如,在牛津英语教材6B Unit6 School life in summer中,我就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作了一节微课——利用学校内的真实场景素材,如操场、食堂、阅览室、图书馆、电脑房等校内活动范围取景,在课后巩固school life in different seasons前播放,使学生回顾自己所处的校园生活在不同季节的变化,引起共鸣,从而能够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真实情感,更自由、广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


微课制作小贴士

@夏了茶靡:微课的“微”首先体现在时间上。传统的小学课堂是40分钟,而一节微课的时间是3至8分钟,这就决定了微课所要传递的信息必须做到精准凝练。具体到知识层面,不能进行展开,而应瞄准一个个“知识点”。录制一节好的微课,还需要有一个好的脚本,在预先设计好的脚本上进行录制,会大大提高录制的效果。微课的受众主要是学生,录制者必须考虑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的感受,所以在字体的设计、背景的安排以及语气等细节上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,要尽可能满足学生需要,避免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不适甚至反感的情绪。


当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,还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环境(安静、无杂音等)进行录制,这样才能确保录制的质量。微课录制完,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就结束了,仅有知识的传递而没有相应的练习也是不全面的。教师针对自己所录制的知识点,还需要有的放矢地设计习题进行补充,所设计的练习除了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程度,还必须做到精确,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。


@笑看人生:这里,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制作微课的流程,供参考:


1.设备配置: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智能手机一台、几支不同颜色的笔、一打白纸、相关主题的教案、多媒体电脑一台、视频编辑软件一套。


2.基本方法:使用智能手机或相机录制演算、书写的教学过程。


3.制作流程:第一步,选择微课程主题,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,形成教案;第二步,用笔在白纸上展现教学过程,边演算边讲解,尽量保证语音清晰,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、画图、标记,保证演算过程逻辑性强,教授或解答过程明了易懂。在他人和辅助器材帮助下,用手机将整个教学过程拍摄下来,要保证画面清晰、准确、稳定。第三步,进行视频编辑,添加字幕和美化,生成微课程视频。


@王一鹏:微课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载体,所以要尽可能保证其质量,这就需要我们从两方面着手,一是一定要尽可能地保证微课制作技术的专业化,避免出现拍摄不清、层次不明、马虎大意等情况发生;二是在理论及知识上不要出现错误。



感谢积极参与的朋友们,上期每周一问,三位朋友将获得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一季,他们是@韦颖@汪家宏@夏了茶靡


请以上朋友在微信公众平台对话框输入关键词“每周一问”获取表单,留下相关信息,我们将尽快把刊物寄出。


下面进入本周话题。


最近,关于批改作业的问题频频登上热搜。2018年至今,多地出台相关规定,禁止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”行为,有的地方还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,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。


批改作业是老师们的日常,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大多数老师每天都要批改几十至上百本作业,但全班那么多孩子,花费时间辛苦批改完后下发的作业本有多少真正起效了呢?如何通过批改作业让教学过程更完善,师生互动性更强?如何让批改过程事半功倍,直击“痛点”?


每周一问:如何让批改作业事半功倍?


直接在文末留言即可参与,我们会从每周的回答中精选出三位,送出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期刊,期待您的回答!


假如你的回答够精彩、文笔流畅且兼具思辨性,后续编辑将会向你约稿,文章有机会刊登在《广东教育》(综合)上哦!


半年内累计参加回答6期每周一问(文不对题的除外)即可联系小媒君(ID:xiaomeijun2018)兑换精美礼品及每周一问积极分子证书一份。

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)

编辑:李曼莉

转载、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转载/投稿/合作

你点的每个“在看”我都当成喜欢↓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